快速詢問
為你快速解答疑惑
醫(yī)院查詢
提供整形醫(yī)院信息
費用查詢
真實價格免費查詢
查看案例
發(fā)友真實案例參考
李阿姨今年54歲。她最近刷牙時牙齦總是出血。醫(yī)生檢查說,出血是因為牙石太多,牙齦發(fā)炎,需要洗牙。然而,李阿姨經常聽說洗牙會使牙齒變大,所以她猶豫了。
洗牙真的會讓牙齒變大嗎?什么是洗牙?什么是洗牙?聽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密云醫(yī)院急診科住院醫(yī)師高偉給我們詳細的答案——
洗牙醫(yī)學上稱為“潔治術”,是用器械清除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結石等污垢。
牙結石是導致牙齦出血、口臭、牙齦炎和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牙結石,特別是牙齦下結石的存在,長期刺激牙齦組織,會導致損傷、局部營養(yǎng)代謝紊亂、阻力下降、致病菌和毒素,導致牙齦腫脹炎癥、出血、牙周袋(病理加深牙齦溝)加深、牙周膜、牙槽骨等牙周支持組織損傷,最終使牙齒松動、脫落。
因此,定期洗牙和去除牙結石對保護牙齒至關重要。然而,對洗牙有很多誤解。——
誤解1:洗牙會使牙齒變大
事實上,許多患者在看醫(yī)生時都患有牙周炎,牙周組織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傷,牙齒已經存在,只是被牙石覆蓋,沒有表現出來。洗牙后,牙齒周圍的牙結石被清除,牙齒自然暴露。此外,洗牙后,牙齦炎癥減輕,牙齦腫脹消退,牙齒間隙也會顯得更大。
然而,通過牙齒清潔和進一步的牙周治療,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管理可以控制牙周炎癥,牙周組織不會進一步受損,牙齒間隙可以長期保持穩(wěn)定,不會繼續(xù)變大。
誤解2:洗牙會加速牙齒的松動
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組織已經受損,牙齒本身已經松動。然而,由于牙齒周圍有許多結石,形成了一堵假城墻。松動的牙齒被厚厚的牙石連接在一起,掩蓋了牙齒松動的真相。沒有這種假的“保護”,牙齒的真正松動就會暴露出來。
盡快清除牙石,雖然牙齒松動,但也可以挽救,如果不清除,會繼續(xù)造成牙周損傷,最終導致牙齒脫落。
誤解3:洗牙會使牙齒敏感
厚厚的牙結石包裹在牙齒周圍,使牙根免受外界刺激。洗牙去除牙結石后,牙齦可能會退縮,牙根表面可能會暴露,對外界刺激更敏感。
但這種敏感性會在大約半個月后逐漸消失。牙周病越嚴重,敏感的可能性就越高。對于已經出現的敏感性,可以使用脫敏、抗過敏牙膏等方法。
誤解4:洗牙可以美白牙齒
洗牙可以去除牙齒表面的外源性色素,但對牙釉質發(fā)育不全引起的牙齒斑點、牙齒咬合面窩溝間隙引起的色素沉著、酸蝕引起的牙齒顏色不均勻、牙根表面發(fā)黃等內源性顏色變化沒有影響。
洗牙不是為了美白牙齒,而是為了去除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石、菌斑和色素,減少牙齦炎癥,控制牙周病變。
誤解5:洗牙會傷害牙齦
牙周病患者的牙齦發(fā)炎,刺激后容易出血。出血反映了牙周炎癥的程度。那些在洗牙過程中牙齦出血的患者在刷牙或咬蘋果等硬物時也會出血,所以出血不是由洗牙引起的。相反,洗牙后牙齦炎癥減輕,出血現象減少。
因此,為了口腔健康,有必要洗牙。一般1~每兩年定期洗牙一次,口腔衛(wèi)生差,牙齒粗糙,牙齒排列不均勻,修復體不易清潔或容易形成牙結石,洗牙間隔應較短。
雖然洗牙很好,但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洗牙,尤其是以下五類人:
1.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減少癥、白血病、無法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等。如果這些人想洗牙,他們應該提前使用適量的凝血藥物來控制凝血速度,以避免在洗牙時出血。
2.急性肝炎活動期、結核病等急性傳染病患者。這些人應該等到疾病穩(wěn)定后才洗牙,一方面是因為疾病,另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感染他人。
3.如果口腔局部軟硬組織炎癥處于急性期,應在急性期后清洗牙齒,以避免炎癥通過血液傳播和傳播。
4.牙齦部惡性腫瘤患者不宜接受常規(guī)洗牙,以免腫瘤擴散。
5.患有活動性心絞痛、半年內心肌梗死、高血壓、心力衰竭等無法有效控制的患者,不宜接受常規(guī)洗牙治療。
已有 人預約
已有 人預約
已有 人預約